清朝第一好色诗人,大吃大喝,也是对生命的尊重
好多人活一生,总难免扭捏作态。有人好名,有人好利,有人靠社会地位来证明自己。
学成文武艺,货与帝王家,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,这是古来士大夫谁都想走的路。但清代却有一个人,他在自己政声最好,正当壮年时辞官返家,从此跟随着欲望活着。
他用他的一生告诉人们,人生在世,其实没那么多身不由己和顾虑,不过求快意而已。
一官换一园
袁枚从小家里穷,虽然是书香门第,但到了祖父这一代,家里的男人基本上都只是居无定所的幕僚。
好在袁枚天资聪颖,前半生也是功名顺遂。
12岁考上秀才,21岁,广西巡抚还亲自写了一封推荐信给乾隆,直夸他是国家应运生才,必为大成之器,23岁,袁枚高中进士,入选为翰林院庶吉士,可谓少年得志,前途一片光明。
但袁枚受不了束缚的性子,这时就开始出来作怪了。清朝规定,翰林院的庶吉士,必须要学习汉文和满文,两科都及格才能留京做官。
袁枚讨厌学满文,所以他一边讥讽满文是蝌蚪字,一边只做他的诗赋文章。三年后,袁枚没有通过考试,被外派到江南做知县去了。
做知县就做知县吧,袁枚做得也不错。不仅是一把断狱的好手,还是个爱民的好官。
有一次,一只贩布的商船在江上和一艘战船相撞,致使一个士兵落水身亡。当兵的仗势就把商船扣下了,告到官府来。
袁枚明白这只是一场意外,但按律来判,这个商船主人肯定赔得是倾家荡产,甚至是人头落地。
于是,袁枚让商船主人到江上演示下当时的场景,说说是怎么撞上战船的。等到商船主人一上船,他就给船家使眼色,暗示他快乘风逃走。
见商船逃远后,袁枚就把本来用来埋葬死者的银钱,再从衙门里出一点,一起赔给了死者家属,了断了这场官司。
袁枚 随园湖楼请业图
后来,袁枚改任其他地方时,当地人还送了他一件绣有全城百姓姓名的万民衣,这是古时老百姓给父母官的最高赞誉,足见他为官的才干。
为民办事,即使只是七品知县,但袁枚还是满足的开心的,但有些事情却让他很不开心。
比如每天主要做的事,其实是做大官的奴隶。
袁枚曾在给朋友的心里这样写道,我天生就不喜欢早起,但来到江宁后,日夜颠倒。如果这么辛苦是为了百姓也就罢了,偏偏我每天不分早晚地干,却只是在参拜台府,给大官做奴隶而已。
白天都在到处跪拜,我常常一边走一边生气。晚上回到衙门,又有百姓围着要申冤。终于下公堂了,桌上的文书又堆积如山。好不容易脱衣休息了,驿站又说某某官到了某某地方,把我从梦中惊醒。
还有,官场上规矩太多,下级参见上级,要用小跪的姿势,远远地就跑着碎步上前。参见的名帖,写职务时字迹要小,不然就是不敬。
袁枚哪受得了这种束缚,他说,我写大字写习惯了,写不了小字,不干了。
这一年,他33岁,朝廷正打算给他升职。但他借口要奉养母亲,就辞官归乡了。
袁枚的书法
他拿出自己为官多年的积蓄,买了一处园子,这可不是寻常宅子。
他买的这处宅子,就是红楼梦里的大观园。这处园子本来是曹雪芹的祖父的,曹家被抄之后,又被一个姓隋的人买去了,后来,隋家也被抄了,堪称是一座倒霉园子。
隋家被抄后,这座园子就荒废多年了。袁枚接手它的时候,园子已经荒芜到花儿都不长了。
但袁枚无所谓,还给它起了个名字,叫随园,随心所欲,随遇而安。袁枚倾注了大量的心力倒腾它,开池塘,建楼台,移怪石,还亲手种了数竿绿竹。
但建的过程中,他发现钱不够用了。没办法,他又接受朝廷的调令,到陕甘一带做了几年地方官,还写诗自嘲,千里做官只为财。
等到他钱攒够了,园子建好了,他就下定决心上书朝廷请求终养,两年后获批。他高兴得写了一堆诗,一官换一园,大官的奴隶,终于成为小园的主人了。
郑板桥笔下的清代文人
有口必有味
随园建成后,袁枚写了一副对联,放鹤去寻山里客,任人来看四时花。然后就把园子的四面墙拆掉,任人来游玩,把私宅变公园了。
很快,随园就变成了南京城里的著名景点,来这里的人,有的是来游玩,有的是来吃的。
袁枚爱吃,天下人都知道。
他在吃上,有三个癖好,第一个,是每到别人家,都要带上家里的厨子。吃到好吃的,就让厨子到厨房里去学,别人若不愿意教,就执弟子之礼,死乞白赖地求。再不教,就想吃的时候抬着轿子去把别人家的厨师请来随园。
第二个是爱收集食谱。
有一次,袁枚的朋友煮了一道芙蓉豆腐,特地招他来吃。袁枚吃完,立马求朋友赐他食谱。
朋友笑道,人说我朝两个人写诗最好,一个是纪晓岚,一个是随园山人袁枚。随园山人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,那不知是否愿意为美食折腰呢。若你朝我鞠三个躬,我即刻把食谱给你。
袁枚立刻站起来鞠躬,拿着菜谱得意地走了。
第三个,是喜欢和名厨交朋友。
王小余,是南京城里许多达官贵人都争相聘请的名厨。
厨艺高超,调味从不用试,手一捏,勺一颠,分毫不差。闲暇时最大的乐事就是洗磨自己三十多件专用厨具,是个让人捉摸不透的狂厨。